问中医几度秋凉34

日期 2010年07月12日 07:56:30 | 新闻类别: 其它

(34) 面对这棵死去的植物,我久久伫立,心中百感交集
我一位朋友的婆婆,听人说起我女儿便找上门来让女儿给她诊脉。一搭上脉,我就觉得
女儿神情不对。等人都走了之后,女儿搓着手说:“她这是什么脉啊,怎么无根呢?”
我说给鲁迅看病的德国医生惊讶说,鲁迅身上这病要是放在欧洲人身上,五年前就死了。于是鲁迅说也就不能指望这个医生给五年前就死了的人治病了。
朋友的婆婆是个无私奉献型的母亲。她心中装满家人,唯独没有她自己。让她活下来的不是求生的欲望,而是对家人生活的极度不放心。她点灯熬油般地熬着,换成是别人,三年前也就死了。这样人的脉怎么能有根呢?
养花的人都知道,有的花性格是“要花不要命”,有的是“要命不要花”。菊花的性格就是前者。几个孩子跳到我的园子里拔了一棵要开的菊花。第二天我在路上捡到这棵已不成样子的菊花,把它又栽回土里,浇上水,这花又开了,开得一如它没有受过摧残一般。花开过后,这棵菊花死了。面对这棵死去的植物,我久久伫立,心中百感交集。这棵死去的植物不是枯黄色,我一直以为枯黄色是死亡的颜色。它的整个植株、茎、叶皆呈深褐色,像大酱的颜色,它让我知道了什么是竭尽生命,什么是真正的死亡。
秋天,我来到田野。大地一片金黄,我知道这不是死,这是止、是收、是藏,生命还在继续..
朋友的婆婆正在走向这种深褐色的死亡。延续她生命的是她的真元,是她的肾精。我们都知道人在特殊情况下会迸发出超常的能力来,会做出他平时做不到的事情,尤其是做母亲的,这种力量更不可思议,那么,这种力量从哪里来?就是肾精。
在理论上肾精是不能补的,亏一分就少一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就是消耗肾精的生活方式。他们让自己处于兴奋状态下,在高新陈代谢的状态下,不停地调用先天储备,遂觉得精力旺盛,不知疲倦。
这正如西医用激素。激素治病很神奇,不管什么病,用上都会有奇效。所以非典来了,不知该怎么办,那么就上激素。激素激出来的是什么?就是肾精。人在临死时的回光返照用的就是肾精。激素的治病作用不是通过扶助元气来完成的,而是通过不断调动元气完成的。
正如运动员用激素会大大提高运动成绩,其作用是靠瞬间调动大量元气完成的,可运动员的猝死不正是激素直接导致元气瞬间消散吗?便是不死,肾主骨髓,主藏精,肾气大衰就无法完成藏精生髓的工作了。于是骨坏死等症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拆东墙补西墙”之举,急功近利的心态是与固本强身的医旨背道而驰的。养生,养
生,养的是生命之源,真元有如我们的生态资源。把森林砍伐尽了,地下水抽光了,草原开成耕地..生命能源枯竭了,生命变得薄而脆,承受不了微弱打击。
科学把“肾精”解释为潜能,认为应该挖掘出来为人所用,不用白不用。正如我们砍伐
森林时没有自我掠夺感一样,反而觉得是为自己的生命在增值。可有时我们把这“潜能”一下用得太多,就会“伤力”。
女儿因太极拳打得好被选拔参加一个全国性的比赛。赛前进行了四个月的集训,是由专
业的体育教师训练。这下可把女儿练“伤”了,如今一提起运动她就害怕。她对教师说:“我打的是中国的太极拳,为什么要进行体能训练呢?”老师告诉她这是科学训练方法,必须得这么做。于是,每天长跑50 米,做俯卧撑20个,仰卧起坐20个,扛75斤杠铃10 下..
女儿的体能本来是不错的,平时打篮球、踢足球,高中时班里的足球队组建是男女平等,公开选拔,女儿是唯一进班级足球队的女生,可她却被后来“科学”的体育训练搞得对体育失去了兴趣。
奥运会的口号是“更高、更快、更强”。这在我看来已超出一般的体育健身的概念,是
无限挖掘人的潜能,挑战人体极限。潜能之所以是潜能是大自然用来呵护生命在遇到危急时实现软着陆的,可我们却不理解天意。
大多数运动员因为运动失去了健康。据保险公司对60 名已故运动员的资料统计,运
动员平均寿命才50岁,远低于普通人70岁这一平均寿命。每年约有10 名德国人在打网
球和练习攀岩时死亡。根据俄罗斯卫生部体育与运动医学联邦中心的资料,在获得辉煌体育成绩的运动员中,仅有12%是健康的。
自然是我们的外在身体,外在生命旺盛,人类的生命就可延续,所以,保护自然应如同
保护我们自己的生命。可当外在的生命消失了,人类生命何以存在? 我们有什么理由要疯狂反对“天人合一”理论?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小时候,人们说与天斗!我奶奶不屑地一笑。人们说与地斗!我奶奶还是一笑。人们又说与阶级敌人斗!
我奶奶说斗吧,斗好了还能白斗?当时我觉得奶奶真是反动透顶。我对奶奶的这一看法不是基于什么革命思想,却是出于科学赋予的豪情。真是为有科学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做大自然的主人,改变世界,这难道不是人类的梦想吗?
短短几十年,我小时候天天见到的朝霞和晚霞再也见不到了。我向女儿描述红透半边天
的早晚霞光时,她眼里满是疑惑的神情。不仅我小时候游泳的小河都干涸了,连通大船的大江现在也可以挽起裤角涉过去了。我们都知道,身体不好的人应该到自然环境好的地方疗养,借助外界环境调养身体。当生存环境日益恶劣时,人将如何养生?对内,我们挖掘潜能;对外,我们无止境索取,这究竟是什么养生之道?




本篇新闻来自:得医网
http://www.deyiw.com

本篇新闻的链接网址是:
http://www.deyiw.com/modules/news/article.php?storyid=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