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 注册会员
  • Main navigation
重要提示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本站信息来源广泛都未经核对, 有存在少字、错字、别字等错误。 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搜索
在线用户
48人在线 (45人在浏览药方管理)

会员: 0
游客: 48

更多...
药方管理 :: 查阅归档文章

查阅归档文章: 2025

2024
查阅归档文章 更多...
按月

分类



文章 更多...
  1. 外台秘要:卷第三十二:烧甲煎法六首:蔡尼甲煎方
    蔡尼甲煎方。
    沉香(六两) 丁香 香(四两) 枫香 青木香(各二两) 麝香(一具) 大枣(十枚) 肉甲香(三两)
    上八味锉,以蜜一合和拌,着坩内,绵裹竹篾络之,油六升,零陵香四两,甘松香二两,绵裹,着油中煎之,缓火可四五沸即止,去香草,着坩中埋,退场门,将小香坩合大坩,湿纸缠口,泥封可七分,须多着火,从旦至午即须缓火,至四更即去火,至明待冷发看,成甲煎矣。
  2. 外台秘要:卷第三十二:烧甲煎法六首:紫草方
    又方
    蜡 蜜(各十两) 紫草(一两半)
    上三味和蜡煎令调,紫草和朱砂并泽泻筒中。
  3. 外台秘要:卷第三十二:烧甲煎法六首:古今录验甲煎方
    古今录验甲煎方。
    沉香 甲香(各五两) 檀香(半两) 麝香(一分) 香附子 甘松香 苏合香 白胶香(各二两)
    上八味捣碎,以蜜和,纳小瓷瓶中令满,绵幕口,以竹篾十字络之,又生麻油二升,零陵香一分半,藿香二分,茅香二分,又相和水一升,渍香一宿,着油内,微火上煎之半日许,泽成去滓,别一瓷瓶中盛,将小香瓶覆着口,入下瓶口中,以麻泥封,并泥瓶浓五分,埋土中,口与地平,泥上瓶讫,以糠火微微半日许着瓶上放火烧之,欲尽糠,勿令绝,三日三夜煎成,停二日许得冷,取泽用之,云停二十日转好,云烧不熟即不香,须熟烧,此方妙。
  4. 外台秘要:卷第三十二:烧甲煎法六首:香油方
    又煎甲煎,先须造香油方。
    零陵香 藿香(各一两并锉之以酒拌微湿用绵裹内乌麻生油二升缓火一宿绞去滓将油安三升瓶中掘地作坑埋瓶于中瓶口向地面平) 沉香(一斤) 小甲香(八两) 麝香(三两) 苏合香(一两)
    上六味,并捣如大豆粒,以蜜拌纳一小角瓶中,用竹篾封其口,勿令香漏,将此角瓶倒捶土中瓶口内,以纸泥泥两瓶界面处,不令土入,用泥泥香瓶上浓六七分,用糠火一石烧上瓶,其火微微不得烈,使糠尽,煎乃成矣。(并出第九卷中)
  5. 外台秘要:卷第三十二:烧甲煎法六首:崔氏烧甲煎香泽合口脂方
    崔氏烧甲煎香泽合口脂方。
    兰泽香(半斤) 零陵香(一斤) 甘松香(五两) 吴藿香(六两) 新压乌麻油(一升)
    上五味并大斤两,拣择精细,暖水净洗,以酒水渍使调匀,经一日一夜,并着铜铛中,缓火煮之经一宿,通前满两日两宿,唯须缓火煎讫,漉去香滓,澄取清以绵滤 讫,纳着瓷坩中,勿令香气泄出,封闭使如法。
    沉香(一斤) 丁香 甲香(各一两) 麝香 薰陆香 艾纳(各半小两) 白胶香 苏合香(各一两)
    上八味并大斤两,令别捣如麻子大,先炼白蜜,去上沫尽,即取沉香等于漆盘中和之, 使调匀,若香干,取前件香泽和,使匀散,纳着瓷器中使实,看瓶大小,取香多少,别以绵裹,以塞瓶口,缓急量之,仍用青竹篾三条 之,即覆瓶口于前件所烧香泽瓶口上,仍使两处,然后以麻捣泥瓶口边,浓三寸,盛香瓶上亦令遍浓一寸,以炭火绕瓶四边缓炙,使薄干,然后始用糠火,马粪火亦佳,烧经三宿四日,勿得断火看之必使调匀,不得有多少之处,香汁即下不匀,三宿四日烧讫,即住火,其香泽火伤多即焦,令带少生气佳,仍停经两日,使香饼冷讫,然始开其上瓶 除却,更取别瓶,纳一分香于瓶中烧之,一依前法,若无别瓶,还取旧瓶亦得,其三分者香并烧讫,未得即开,仍经三日三夜,停除火讫,又经两日,其甲煎成讫,澄清斟量取依色铸泻,其沉香少即少着香泽,只一遍烧上香瓶,亦得好味五升,铜铛一口,铜钵一口,黄蜡一大斤,上件蜡置于铛中缓火煎之,使沫销尽,然后倾钵中,停经少时,使蜡冷凝,还取其蜡依前销之,即择紫草一大斤,用长竹着挟取一握,置于蜡中煎,取紫色,然后擢出,更着一握紫草,以此为度,煎紫草尽一斤,蜡色即足,若作紫口脂,不加余色,若造肉色口脂,着黄蜡紫蜡各少许,若朱色口脂,凡一两蜡色中,和两大豆许朱砂即得,但捣前件三色口脂法,一两色蜡中,着半合甲煎相和,着头点置竹上看坚柔得所,泻 着竹 .
  6. 外台秘要:卷第三十二:烧甲煎法六首:千金翼甲煎法
    千金翼甲煎法。
    甲香(三两) 沉香(六两) 丁香 藿香(各四两) 薰陆香 枫香膏 麝香(各二两) 大枣(十枚取肉)
    上八味 咀如豆片,又以蜜二合和搅,纳瓷坩中,以绵裹口,将竹篾交络蔽之,又油六升,零陵香四两甘松二两绵裹,纳油中,铜铛缓火煎四五沸止,去滓,更纳酒一升半,并纳煎坩中,亦以竹篾蔽之,然后剜地为坑,置坩于上,使出半腹,乃将前小香坩合此口上,以湿纸缠两口,仍以泥涂上,使浓一寸讫,灶下暖坩,火起从旦至暮,暖至四更止,明发待冷,看上坩香汁半流沥入下坩内成矣。
  7. 外台秘要:卷第三十二:口脂方三首:古今录验合口脂法
    古今录验合口脂法。
    好熟朱砂(三两) 紫草(五两) 丁香末(二两) 麝香末(一两) 口脂(五十挺武德六年十月内供奉尚药直长蒋合进) 沉香(三升) 五药 上苏合(四两半) 麝香(二两) 甲香(五两) 白胶香(七两) 雀头香(三两) 丁香(一两) 蜜(一升)
    上十四味并大秤大两,粗捣碎,以蜜 和,分为两分,一分纳瓷器瓶内,其瓶受大四升,内讫,以薄绵幕口,以竹篾交络蔽瓶口。
    藿香(二两) 苜蓿香(一两) 零陵香(四两) 茅香(一两) 甘松香(一两半)
    上五味,以水一斗酒一升渍一宿,于胡麻油一斗二升纳煎之为泽,去滓,均分着二坩, 各受一斗,掘地着坩令坩口与地平,土塞坩四畔令实,即以上甲煎瓶器覆中间一尺,以糠火烧之,常令着火糠作火即散着糠,三日三夜,烧十石糠即好,冷出之,绵滤即成甲煎蜡七斤, 上朱砂一斤五两,研令精细,紫草十一两,于蜡内煎紫草令色好,绵滤出停冷,先于灰火上消蜡,纳甲煎,及搅看色好,以甲煎调,硬即加煎,软即加蜡,取点刀子刃上看硬软,着紫草于铜铛内消之,取竹筒合面,纸裹绳缠,以熔脂注满,停冷即成口脂,模法取干竹径头一寸半,一尺二寸锯截下两头,并不得节坚头,三分破之,去中,分前两相着合令蜜,先以冷甲煎涂摸中合之,以四重纸裹筒底,又以纸裹筒,令缝上不得漏,以绳子牢缠,消口脂泻中令满,停冷解开,就模出四分,以竹刀子约筒截割令齐整,所以约筒者,筒口齐故也。(前有麝香 。
  8. 外台秘要:卷第三十二:口脂方三首:备急作唇脂法
    备急作唇脂法。
    蜡(二分) 羊脂(二分) 甲煎(一合须别作自有方) 紫草(半分) 朱砂(二分)
    上五味,于铜锅中微火煎蜡一沸,下羊脂一沸,又下甲煎一沸,又纳紫草一沸,次朱砂一沸,泻着筒内,候凝任用之。
  9. 外台秘要:卷第三十二:口脂方三首:千金翼口脂方
    千金翼口脂方。
    熟朱(二两) 紫草末(五两) 丁香(二两) 麝香(一两)
    上四味,以甲煎和为膏,盛于匣内,即是甲煎口脂,如无甲煎,即名唇脂,非口脂也。
  10. 外台秘要:卷第三十二:手膏方三首:古今录验手膏方
    古今录验手膏方。
    白芷(四两) 芎 本 葳蕤 冬瓜仁 栋仁(各三两) 桃仁(一升去皮)枣肉(二十枚) 猪胰(四具) 冬瓜瓤汁(一升) 橘肉(十枚) 栝蒌子(十枚)
    上十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酒三升, 猪胰取汁,桃仁研入,以洗手面。
(1) 2 3 4 ... 6 »